最近在忙兩各活動,都是跨部門、跨公司的案子,要說案子大,也不是幾千萬的案子,要說是小案子,其中枝枝節節又多得不得了,老闆覺得主題很棒,關注力多了,壓力也變多了。

身為無業績壓力的單位,在執行有外廣預算的案子時,都有義務要拉抬公司內部服務,因此C案也就與C部門的G廠商結合,從一開始G廠商誇下海口說技術沒問題沒問題,就一直有問題到現在,G廠商說是因為時間壓力,因此做不到原先我們的預期的效果,另一方面,我也在想,是否當初沒有解釋清楚,今天與設計公司討論,設計公司表示當初對於預期的效果解釋得非常清楚;另一方面,VP R不知道從哪得來的消息,知道競爭對手有入股G廠商,因此一直不願意釋放資源出去給G廠商,希望我們給D廠商,天知道,雖然G廠商做得不夠理想,但人家也是花了心力作了一些工,寫到這裡,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些合作夥伴對我們又愛又怕,開發半天結果因為一個"謠傳的消息: 敵手有入股你公司"而全盤推翻。

而身為PM的我,對於與C部門的界線拿捏,這次可說是表現不甚佳,套一句M老闆的話,在大公司,最難溝通是跨部門。原本對於C部門保持著既對立又合作的角度(你知道部門間都是有很多秘辛,不欲人知的),因此對於可能換廠商這件事情,我可說是三緘其口,不願意透漏口風讓C部門知道,也是不希望因此G廠商因而延宕整各活動進度。而事情終於在我們與D廠商開會而爆發出來,今天剛好也是活動預定上線的第一天,C部門略帶強硬地表示,她們知道我們與D廠商連絡,也極於維護原G廠商的利益(因G廠商是他生財器具),希望我們給個交代,原本打算拿大老闆的結果來壓她們,結果今天M老闆說要先溝通,因為"我們與C部門是同一陣線。"

我到現在才知道"我們與C部門是同一陣線",唉~結果變成身為PM的虎貓變得很沒誠意,之前與大家積極溝通好像在作秀,拖延緩兵也是為了要換廠商,天知道,虎貓不是這種呀~ 長期虎貓常被M老闆派去做神秘又低調、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案子,對於非本部門的人說話一向很小心,各種防範措施做足,這次要一轉態度成為"我們與C部門是同一陣線",化黑暗為光明,不知道原來我們也可以和其他部門同一陣線,還是這其實也是一種招數??!!

所以,對於部門間的界線拿捏,虎貓還只是幼幼班。

後續報導: 最後竟然選了G廠商,真是大逆轉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gercat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